2015年7月30日 星期四

啤酒名稱



原文刊登于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.php?fbid=548779801800178&set=a.548147351863423.130839.208015772543251&type=1&theater

啤酒?麥酒?|拉格?愛爾?,Beer?Ale|lager?Ale?


如果有兩件東西生得南轅北轍,但卻用著同個名諱,那人們會迷惘、困惑,乃至大怒地問候草泥馬,耍什麼烏龍啦!葡萄釀的酒,顧名思義叫「葡萄酒」(Wine),但蒸餾過、高濃度的,被稱呼為「白蘭地』(Bradny),西班牙偏甜的餐前葡萄酒,也有個自己的名號「雪莉酒」(Sherry),麥子釀的酒,也是有好幾個稱號,有蒸餾、熟成的,大夥叫「威士忌」(Whisky);上層發酵,風味相對複雜的, 有個約定俗稱的名字「麥酒」(Ale),而下層發酵,味道清爽的,則是最耳熟能詳的「啤酒」(Beer)。


「啤酒」的日文雖然也有音譯「ビール」,但漢字卻是用更符合字義的「麥酒」,「啤酒」(Beer)的中文也是音譯,但「麥酒」這詞彙卻很少見,台灣許多類似啤酒屋的店家,大多使用「Beer House、Bar、Garden」等英文翻譯,不過,更早前去喝麥酒的地方可不是這麼叫,而是用「Alehouse:Ale(麥酒) + house(屋子)」而成,更有趣地酒吧的老板娘,就叫「Alewife:Ale+wife(老婆)」,妙吧!至少我還沒聽過喊啤酒屋老板娘「beer wife」,而沒被丟出去的。


雖然語源學中,「麥酒」(Ale)跟「啤酒」(Beer)的根源、演變依舊有許多爭論,但至少從4~5百年前,這兩個詞彙意指的就一直是不同形態,麥子釀的酒。十六世紀宗教革命開始前後,為了削弱教會世俗影響力,由當時神聖羅馬帝國所在的現今德國所發起,使用「hop」(酒花)做為釀麥酒唯一可使用的調味植物,來替代一直掌控在教會手上,神秘的植物配方「Grut」,藉以切斷教會重要的財務來源,那時「Ale」是舊時代、多種植物、香料釀造的麥酒;「Beer」則是泛指只使用「hop」(酒花)釀造的啤酒。


200多年後,捷克皮爾森鎮在1842年,推出首度採用低溫、下層發酵的麥酒,並儲藏于洞窟、地窖熟成,因其技術起源於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地區,便用了德文原意為「貯藏」的「lager」(拉格)為名。之後隨著冰箱的普及,這種成本低廉、清爽順口的拉格啤酒(lager beer)席捲了全世界超過9成的市場,包括台啤、海尼根、麒麟等等電視上花大錢廣告的,幾乎都是這類啤酒,而漸漸地,原本指稱非酒花釀造的「Ale」,逐漸成為原始上層發酵麥酒的代名詞,而「拉格啤酒」(lager beer)則慢慢地不特別點出「lager」,鳩佔鵲巢地用起泛稱麥子釀造酒的字眼:「beer」(啤酒)。


這般打著迷糊仗,混水摸魚的「拉格啤酒」(lager beer),讓屢屢要努力撇清「Ale」跟「Lager beer」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酒的我們,不勝困擾。就像這世上沒有「Stout lager」、也沒有「Pilsner ale」,台灣啤酒,其實應該正名為「台灣拉格(啤酒)」、而還給「麥酒」(Ale)一個清白的空間,請相信,品飲『麥酒』絕對不同於暢飲『啤酒』,就像雖然都是用葡萄來釀酒,「紅酒、白酒、香檳、雪莉酒、冰酒」可沒人會說這是同種酒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